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图看世界 > 图说社会 > 正文

男童“饿死成干尸” 矛头指向救助站

发布时间:2015年04月29日 来源:26abc图片大全
导读:一个男孩走失时体重90多斤,再被家人发现时“全身上下全是伤痕,身体干得只剩骨头”,尸体体重只有30多斤,加上这一人间惨剧发生的地点是河南信阳的救助站,于是这一饱受非议的官方救助机构再度被口水淹没。但理性看待,需要对此担责的,不仅仅是救助站。

2006年9月,美国得州一名两岁男孩失踪,当地警方接到报案后,出动50名警察、两架直升机开始在数公里范围内大面积搜索。首次寻找未果后,警察启动了“全国儿童警报系统(一种类似天气预报的系统,随时向公众发布通告,以便公众提供信息)”,向当地5000个家庭发布寻人公告,引发当地社区的关切。第三天,直升飞机终于在一个池塘边上发现了男孩。此外,美国还设有“全国失踪与受虐儿童服务中心”,开通多语种全天候的热线救助服务,失踪儿童家长可以借助该中心网站制作标准化的寻人布告。

到不是说要求有关部门像美国一样丢了孩子出动直升机找人,但建立一个相应的服务中心或找人系统还是完全能做到的。然而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韩玉胜所言:“与国外相比,中国对于失踪人口的寻找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和制度架构,类似于全国性的失踪人口信息系统还没有建立。”据报道,从2003年起,公安部开始筹建全国性的失踪人口信息系统,但因种种原因和实际困难尚未建立起来。

除了警方的救济能力缺失外,中国的民政、社会救济能力也很薄弱,全世界发达国家全部都建了有儿童的庇护所,任何公民只要看到街头有流浪儿童,都有义务向警方、儿童福利部门报告,相关的救助机构会立即核实调查孩子的情况,在联系到家人之前为他们提供一系列的帮助、服务。而中国并没有这样的报告制度,公众意识不到自己有义务报警;或者想要帮助他们,也不知道要联系什么部门,具体该由谁管。